400-028-3350
4月25日,泉州市泉港区。午后,雨势渐大。福建联合石油化工公司内,高塔矗立,管道纵横。
聚丙烯生产装置隔离栏外是一条马路。路的另一侧,有一大一小两座蓝色钢构铁皮平房。下午1点半,大平房培训室,10名身穿深蓝色雨衣的年轻人坐成3排,他们即将出发,开展每日例行的仪表专业巡检。
“今天下大雨,假如发现表头内有水雾,证明有水分渗入仪表,会腐蚀电路板,甚至会造成短路引发故障。大家要认真查看,按照巡检要求逐项打钩,认真做好记录。”公司机械设备部仪表控制协调员张肇宏在布置工作。
他打开电脑,大屏上出现一篇《石油化学工业仪控专业巡检智能化管控与实施探讨》的论文。介绍完文中有关仪表巡检的要点后,张肇宏说:“我们的生产高度自动化,仪表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中控室。但现场设备是不是真的存在跑冒滴漏的问题,这些测不到。大家在巡检中要火眼金睛,认真仔细,拜托大家了!”
看着消失在雨中的身影,张肇宏陷入了沉思。这样的雨天,对全厂仪表设备真是考验。
今年53岁的张肇宏,技校毕业后进入当时的福建炼油厂工作,成为福炼首批青工。经过35年发展,福炼从炼油起家,产品延伸到化工领域,并与埃克森美孚、沙特阿美组建现有公司,成为一家高科技、一体化的中外合资大型石化企业。
张肇宏进厂后成为一名仪表控制维修工。工厂诞生之始,就采用进口自动化生产线,对于生产流程的监控和操作,全部交由自动化仪表完成。它们显示检测设备收集到的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物位等数据,并传输到中控室,中控室操作人员下达远程指令,控制各种阀门、开关。因此,自动化仪表被称为工厂的“眼睛”“手”“大脑”。如果它们“生病”,会造成生产波动,甚至引发装置停产。
进厂至今,张肇宏一直从事仪表控制工作。他在公司三大核心生产装置的仪控班组干过,当过工人、副班长、班长;在他手上排除过许多仪表问题、风险隐患,属管的生产装置仪表可靠性一直处在较高水平。2016年,张肇宏凭着过硬的业务技能被聘为仪表控制协调员,负责组织、协调、监督全厂仪表的日常专业巡检维护,保障12万只“眼睛”“手”“大脑”的健康。
雨幕中,不远处的高塔和管道已然模糊。长期积累的经验让张肇宏明白,即使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,在复杂的天气特征情况下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。
一次大雨,中控室操作人员发现有信息数据显示,一条管道温度异常,可能触发联锁反应,造成生产装置停产。张肇宏班组接到指令赶到故障地点,发现窨井内几乎灌满了雨水,淹没在水中的管道壁插着3个温度变送器,虽然变送器采用IP65防护等级,具有较强的防尘和防水能力,但长时间泡在水下,雨水渗入已造成其中一个短路并发出故障信号。他们快速解除联锁,抽掉井中积水,对故障仪表进行检修,排除了险情。
这次险情排除了,下次大雨呢?张肇宏找到厂家,提出将温度变送器防水等级提高到IP68,但厂家认为IP65设计等级没问题,全国通用,不可能为其“开小灶”。张肇宏不得不另辟他径、寻找处理方法,那就是把仪表引出来——他们给测温仪表穿上不锈钢“铠甲”,密接到井下管道,通过引线引出窨井。
一个小小改动,就是一次有价值的创新。张肇宏知道,产业工人在工艺改进、安全生产、机具改造、方案优化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,是可为、能为、大有作为的。
有一次,乙烯裂解气压缩机发生联锁停车,问题发生在一台日本进口压缩机的UPS电源(不间断电源)上。压缩机有一个篮球场大小,是乙烯装置核心设备。当润滑油压力小于联锁值时,会给出信号,触发UPS控制的停车电磁阀打开,执行泄压以确保机器安全,同时引发联锁停车。工业生产里,为确保生产稳定可靠,基本上每一个控制环节都有备份。压缩机的安全控制环节也是如此,一对阀门由管道连接,形成一条泄压通路,另一对加上管道,形成备份,只要两者之一发挥作用,就能确保泄压发生。
张肇宏找来设计图纸,原理和图纸都没问题,设计和质量也没问题。他心里嘀咕:没理由啊,怎会是呢?
在现场,张肇宏仔细端详4个电磁阀和连接它们的两条并联管道,有个想法从心中升起:会不会是起初安装使用时,工作人员先关掉前端阀门再关掉后端,造成两个阀门之间的管道形成空腔,事发当时一台UPS电源出现故障,其所控制的两个通路中位于前端的阀门打开,润滑油流进管道空腔,造成瞬间降压,虽然很快回到正常状态,但这一毫秒级的变化还是触发了停机?经现场测试,果然如此。
问题解决后,张肇宏把阀门关闭的先后顺序写进了操作手册。他还发现,如果把电源改成互相交叉的“X”形配电,就能彻底消除因阀门关闭顺序错误而形成的管道空腔,从而彻底避免因电源故障而误触联锁信号。
不仅如此,他和工友们还发现,为便于观察压力值,厂商设计了两条长约1.5米的细管连接泄压通路和压力表,细管也是空腔。为此,他们作了改造,将其缩短至管道根部安装,进一步减少了干扰隐患。
花了大半天,困扰生产平稳运行的难题解决了。这项创新活动,获得福建省“五小”创新大赛二等奖。
2016至2023年,由张肇宏主导或者参与的创新创效项目,共有15项获得省部级奖项。
张肇宏是全国劳动模范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“八闽工匠”、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“身边的大国工匠”。2013年,他被评为中央企业劳模,当年11月,以他牵头主导的“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”成立。
2019年4月,泉港区总工会想举办区仪表工技能竞赛,希望公司支持承办这项赛事。当年,“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已经成立了近6年,若把竞赛办起来,不仅能完善设施,也能锤炼队伍。就这样,任务落到张肇宏身上。
张肇宏到处找场地、筹设备。为了“变”出竞赛实操仪表,他和工友钻进废品仓库,花了两个月,收集退役的温度、压力和定位仪表盘,焊接组装了10套仪表;把2米高的铁制旧货架拦腰割断,刷上漆,铺上胶皮,变成工作台。这10套设备,如果全新购置,起码得100万元。
经过这次承办区级比赛,“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由单纯的工作室转变为“工作室+实训基地”,被授予“泉港区石油化学工业行业职工技能实训基地”称号。
有了这次办赛经验,各层级赛事接踵而来。在承办各类竞赛过程中,工作室和实训基地规模逐渐扩大、功能逐渐完备。未解决竞赛所需的竞赛设施,张肇宏和工友千方百计“变废为宝”,他们钻进废品仓库,收集报废零部件重新组装;跑到露天堆料场,找来淘汰的压缩机组,作为培训竞赛教具。淘汰的压缩机组被两辆叉车抬进工作室,重新组装和上漆,成了“镇馆之宝”,在职工技能实操培训上焕发第二春。
去年3月,公司成功承办了福建省“匠心杯”石化产业数字仪控岗位技能竞赛,工作室和实训基地的规模再次扩大、功能更加完善。
工作室从创建之初的30平方米到现在占地3000平方米,实现动、静、电、仪四大专业全覆盖,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少有的职工技能实训基地,在员工实训、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近5年,工作室取得15个实用新型专利和218项创新成果,其中60项获得福建省“五小”创新大赛奖励。张肇宏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发各种培训课程课件40余门,收集制作各类设备原理、操作二维码180多个,形成周周练、月月考、年度大比武竞赛机制,累计开展技能和安全培训2万多人次。
2020年12月,“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”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“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。
在雨中,张肇宏说:“这是上下合力的结果。我一路走来,只是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。”
南方的雨,一下起来就没有停歇,洗亮了外墙的红色标语:“践行工匠精神,筑梦技能报国。”(丛开盟/文 肖万元/图)